嘿老头儿 发表于 2024-3-25 16:47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并首次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系统深刻的阐释,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也成为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日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出版发行。《摘编》分7个专题,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10月18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演讲、谈话、贺信、回信、指示等220多篇重要文献,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权威教材和基础读本。
      深远厚重的历史渊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摘编》第一专题对此作了充分阐述。
      中国共产党承担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明朝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错失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机遇,最终在内部矛盾和西方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步沉沦,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摆脱任人欺凌、宰割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苦苦求索,洋务运动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良来图强,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试图以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等方案来实现现代化,但均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重大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我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的突破,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鲜明独特的政治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宣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独特的政治优势。《摘编》第二专题对此作了充分阐述。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切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推进。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有很多条,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第一条。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方向。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提供坚强制度保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毋庸置疑,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阔步前行。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我们党坚持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一旦确定目标,就咬定青山不放松,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锚定目标接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我们党始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党能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寻找最大公约数,达成最广泛共识,不断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概而言之,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摘编》第七专题对此作了充分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发展奇迹。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了二战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与此同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作为人口规模超过10亿的国家,在短时间内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在人类文明史上史无前例。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资本主义文明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基础上的,尽管西方现代化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其骨子里的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霸道强权的本性没有任何改变,其弊端愈益明显。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制度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不断拓展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天然具有放眼全球、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天下胸怀。比如,强调不同文明交流交融、平等互鉴的相处之道;倡导构建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等。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高屋建瓴、博大精深、体用贯通,集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根本问题。我们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潜心感悟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奋力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
想了解更多养老资讯相关信息的朋友请访问:https://www.tyzfchina.com.c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