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季节对我们的呼吸系统带来诸多挑战。首先,低气温有利于病菌生存与传播,延长其在空气中的寿命;其次,由于在室内时间变长、户外活动减少,再加上窗户紧闭等等原因,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风险随之上升。
如何更好地预防感染?患病后如何尽快恢复?保护好呼吸道黏膜屏障,对防感染和早康复很重要。
怎样能保护好
呼吸道黏膜屏障?
呼吸道感染是上、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统称,主要由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和真菌等引起。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环状软骨以下的部位,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包括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吴文博介绍说,呼吸道感染因疾病类别或致病菌不同而症状也有所区别,但一般都会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咳嗽、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下呼吸道感染中还可能会有脓痰或血痰,并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流感病毒、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一定要进入细胞中繁殖复制,因此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健康很重要。呼吸道黏膜屏障是防止病毒入侵的一道重要屏障。
首先要注意多饮水,水分要补足。缺水时,呼吸道很快就会感到干燥,此时黏膜屏障功能变差。此外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D等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确保足量的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
对于已经患病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如何尽快康复?发烧的孩子千万不要带病上学,因为发烧表明感染没有控制住,不仅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其他同学,自身也会有病情加重为肺炎的风险。
从治疗的角度讲,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恢复期应注意些什么?吴文博认为,儿童呼吸道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纤毛需要生长,这是一个“养”的过程,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彻底恢复。恢复期间,肺炎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雾化治疗,进一步抵抗炎症,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养”的过程中,患者还可能会再感染其他病原。因此在恢复的过程中要注重非药物干预,例如飞沫和气溶胶等传播途径的阻断。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尤其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例如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勤洗手等,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如何提升心肺功能
预防呼吸道疾病?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嗓子里老有痰等情况。吴文博表示,改善上述呼吸功能受损症状,呼吸锻炼很有必要。
呼吸锻炼不仅可以帮助提升肺的通气效率,促进排痰,还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再次发生。
那么,如何进行呼吸锻炼呢?吴文博为大家带来三个训练动作。
动作一:噘嘴呼吸
轻闭嘴唇,用鼻缓慢吸气,默数3秒;然后像吹蜡烛一样将嘴唇缩拢,慢慢地呼气,默数6秒。
动作二:腹式呼吸
将双手放在腹部或下肋部,鼻吸口呼,吸气时鼓肚子到最大程度,吐气时腹部下沉到最大程度。注意尽量不要抬升胸部,最大程度动员膈肌,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两倍。
动作三:扩胸活动
鼻吸口呼,吸气时做扩胸运动,呼气时收回双臂;再吸气时外展双臂,呼气时收回双臂;再吸气时上举双臂,呼气时收回双臂。
以上三个动作站着、坐着、平躺着做都可以,每天3次,每次做3组,每组做10个。
呼吸锻炼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如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及视物不清等情况,要及时暂停并休息。患有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不稳定骨折等疾病者,训练前应先咨询医生。
为更好提升心肺功能,除进行呼吸锻炼外,建议每周进行3至5次,每次20至4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锻炼,如健步走、骑车、跳舞、打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