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小伙伴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肯定会对游戏的结局有很多的要求。
例如“有情人终成眷属”式的爱情结局,HB与BD式的结局,甚至是天马行空式的非标准结局。
但若是开放的没有标准式的类寓言结局呢?
没错,今天要介绍的便是由The Wild Gentlemen开发,由HandyGames发行的荒诞类游戏——《公鸡神探/Chicken Police - Paint it RED!》
游戏背景:
关于爱情、死亡、公鸡和救赎的荒诞故事!
《公鸡神探》是一个黑色警察拍档冒险故事,有着精心打造的世界、粗犷的剧情和许多荒诞的幽默。
这个游戏将经典冒险游戏的主要元素与视觉小说的叙事风格完美结合。
游戏评测:
你知道,故事的结尾并不重要,生活唯一确保我们的就是死亡。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让那结尾,夺走了故事的光芒。——雷蒙德·钱德勒
《公鸡神探》的黑色美学——文学与电影的有机结合
同样是具有鲜明艺术气质的侦探解谜类游戏,如果说《极乐迪斯科》的第一观感让你联想到写实主义的绘画艺术,那么《公鸡神探》以黑白为基调的影像化视觉风格也一定会让你怀念起四五十年代正处于黄金时期的好莱坞黑色电影。
准确来讲,迄今为止,关于黑色电影的定义仍然存在争议。
但是从一系列被公认为归属于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中,我们却能总结出这类电影的共性:故事题材、影像视觉风格与叙事主题的高度统一——在黑色基调下洞见孤独的本质。
孤独的冷血硬汉——枪
大多数的黑色电影讲述的都是关于谋杀犯罪的侦探故事,然而影片的落脚重心却往往并不在凶案细节的推理本身,而是更多着墨于主角独树一帜的处事作风以及他与周遭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系。
例如,被称为是“黑色电影”开山之作的《马耳他之鹰》突出刻画了侦探男主角萨姆·斯佩德身上冷峻逼人的性格气质,消极处世的他始终以冷静克制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追逐利益、充斥着性与暴力的世界。
即使是在调情时,斯佩德也保持着独有的理性和清醒,甚至冷酷到转个头就把自己曾经迷恋过的女人亲手送进了监狱,影片最后充满讽刺意味的结局更是体现出一种极致的黑色。
无论是硬汉派推理小说还是黑色电影,基本都承袭了一派趋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表达。
游走在一个灰暗和充满强权的世界里,被时代抛弃的异类主角充满了苦闷和失落,他创造出了一套不符合世俗标准的自我生存模式,但这种模式往往没有出路,最终只能引向宿命性的失败,陷入自我毁灭中。
在钱德勒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中,侦探主角马洛本人甚至像他煮出来的咖啡一样浓烈而苦涩,寡情又颓废。
细思极恐的黑色动物寓言与三流侦探故事
如果你了解了这些背景,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公鸡神探》游戏本身以及它所讲述的侦探故事。
从游戏性来讲,由于明显深受黑色电影和硬汉侦探推理小说的影响,推理解谜并非《公鸡神探》的重头戏,它的弱推理性一方面体现在尸体、凶器等重要证物的疑点暴露不足,基本不对破案本身的推理产生决定性走向的影响,其隐藏的线索甚至远低于周遭环境中的提示。
另一方面,玩家在游戏中的推理过程大部分是依靠询问和盘问两种不同的问话形式来获得线索,理清人物关系及逻辑。
虽然游戏中还饶有趣味地加入了几段追逐车战和打靶试枪的训练,不过比重都相当低,只可视为小小的娱乐调剂。
于是,让我们将目光不妨转移到游戏叙事上来。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制作者的野心相当之大。他们为玩家打造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黑色疯狂动物城,在这个晦暗的世界里,巧妙地将动物原始天性中的野蛮与暴力和人性的复杂紧密联系在一起。
所有的角色都是以兽人的形象登场的(兽人爱好者狂喜),披着动物的皮,所作所为则皆是依照人类的思维逻辑,并借着野兽的口,将同类倾轧的暴行变得更加赤裸。
游戏清楚地告诉你最底层的动物会为了生计会将自己的孩子奉上他人的餐桌,但这似乎并不是属于真实动物世界的规则。
随后,向你奔涌而来的傀儡国王、种族矛盾、殖民侵略、保皇派等背景词条描述更直接粗暴地帮你撕破了伪装,提醒着你:嘿,醒醒,你再认真看看那张兽皮下的脸吧!
听起来是不是可怕极了?
游戏的制作者塑造了一个暗黑风味十足的宏观世界,受众也理所应当地猜想他们要讲述一个足够能撑得起这个骨架的故事——必定精彩又深刻。
在沉浸感极强的环境氛围的渲染和黑白影像风格的强烈视觉冲击之下,玩家好奇的是《公鸡神探》在动物寓言这张出挑的皮下究竟包裹了一个怎样的内核。
某天,落魄的主角侦探桑尼的办公室里闯进了一个不速之客——桑尼眼前这个神秘的女子表示自己的雇主遭人威胁勒索,她透露出了桑尼前妻的讯息作为引子,请求他帮忙调查事件的真相。
而在进一步走访的过程中,女子的死亡却又将桑尼带进了另一个谜团中,发生的一切都在桑尼的意料之外。
故事中的警探桑尼也有一个嘴贫的搭档,在探案过程中时不时讲些插科打诨的俏皮话,贡献了游玩体验过程中大部分的笑料。
还有一个碧眼魅惑红颜,不仅盘正条顺,还能唱得一曲勾人的爵士乐,她也与桑尼之间形成了极强的性张力。
在游戏中,玩家所操纵的桑尼虽然被卷入了一桩离奇的勒索与充满奇情色彩的凶杀案中,但真正让他难以自拔的是其对于往昔无疾而终的恋情的不停追忆。
正是为了探寻前妻莫莉的踪迹,桑尼才会心甘情愿地入局。从意识层面来讲,沉溺于回忆正是主角本身无所归属的精神状态的显现。
而游戏里娜塔莎这个角色的设计也相当特别,她的身上重叠着复杂的暧昧性与多义性。
一方面,她是落入尘泥的金丝雀,一度成为黑帮大佬的女人,却又突然间掌握了主动权,翻身做主把歌唱。另一方面,娜塔莎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家族或者说是王室衰落的秘辛。
即使是在故事的结尾,扮演了正义执行者的娜塔莎身上也笼罩着令人看不透的阴影,使你不禁怀疑她真的就是一个完美受害者形象吗?
另外,游戏中还带出了各式各样颇具魅力的配角,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发展支线,书写一段传奇人生。
比如另一位曾大破奇案的鹰头侦探同僚马洛,这一角色显然是对《马耳他之鹰》与钱德勒笔下经典侦探马洛系列的致敬。
又比如那位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鲜明的老鸨鳄鱼蔡华丝夫人,她热衷于收集各式交际花来打造自己的间谍帝国,甚至连娜塔莎和桑尼的前妻都曾效忠麾下。
而这些形形色色登场的人物以及紧密相交织的关系明线暗线,都在一步步带领着玩家慢慢走向深处。
不讲武德的“坏”结局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游戏的进程已经过了大半。
可以说,《公鸡神探》的叙事起点非常高,从黑色动物寓言入局,步步引人深入,按照常理,最后的结尾也必然会令玩家有一种超出意料的惊喜感,但仔细推敲,一切又在情理之中,严丝合缝,毫无纰漏。
然而,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公鸡神探》的结尾走向,我觉得这里取用李诚儒的“三如金句”再贴切不过了:“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
在侦探和推理小说的文学领域,为了平衡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智力博弈,资深作家罗纳德·诺克斯曾提出了十诫来规范写作。
时过境迁,伴随着小说的发展流派与风格形式的演变,作家都不会再遵守刻板的十诫来约束自己的创作。
然而,诺克斯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照顾读者的情绪,避免结局令他们产生智商受辱的背叛和愚弄感。
因此,当游戏公然违反了十诫中的最后一条——双胞胎或替身,不能在读者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从天而降,整个黑色寓言急转而下,瞬间落入了俗套剧情的三流地摊侦探小说的范围内。
游戏里黑帮老大的双胞胎兄弟出现时,故事就发展成了两兄弟为了争夺女人——娜塔莎,李代桃僵的狗血凶杀案,这场杀戮甚至无需女性角色的参与,只需要她作为旁人杀人动机的背景布。
而到了最后拆穿真相的结局,游戏又再次利用娜塔莎,将她捏造摆布成手刃邪恶的正义使者。
总结:
作为理论派的先贤,牛顿告诉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苹果总是更易得手的。
诚然黑色电影与硬汉派推理小说本质上表现的也是俗套的爱情凶杀故事,但《公鸡神探》在汲取了前人的创作精华之后另辟蹊径,织就了一张唬人的黑色动物寓言,本该做出另一番颇为亮眼的表现。
但最终烂尾的结局却告诉玩家:对,没错,我们就是在唬人。
即使诚如钱德勒所言,故事的结尾在生活的真相面前并不重要,但一个烂结局势必会夺走故事的光芒,让人难以下咽。
最终,面对《公鸡神探》整个故事以这样的结局收场,无论是情理还是逻辑,还是有点难以接受的。但这依然不能说它不是一个好游戏。
来自游信:www.357.com/gameDetails/981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